今年1-7月份,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装备工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强劲、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出口整体快速增长,但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上游原材料价格和出口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仍面临挑战等问题。预计装备工业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基于对上述问题和形势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着力扩大内需,持续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强化精准施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压力;强化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多方协同,缓解海运价格上涨影响;多措并举,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等政策措施建议。
一、1-7月份情况综述
(一)基本特点
1.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大类行业营业收入增速逐月下降
随着国内外需求持续恢复,今年1-7月份,我国装备工业[1]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七个工业大类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速逐月下降(见表1)。1-7月份,我国装备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比一季度下降30.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0%。其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31.7%、25.2%和32.9%。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4.7%、11.5%、13.6%和11.9%(见图1)。
图1 装备工业主要工业大类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整理,2021年9月
1-7月份,装备工业主要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分别同比增长21.5%、26.2%,分别比一季度下降18.4、19.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一季度下降38.4个百分点,月度增加值连续1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见表2)。
2.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强劲,汽车产量自6月出现下滑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今年以来,装备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强劲。1-7月份,除金属制品外6个工业大类行业重点监测的75种主要产品中有69种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大幅增长。随着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大幅增长,拉动了机床市场需求的恢复与增长。今年以来,机床行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1-7月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到15.5万台,同比增长53.5%。主要农机产品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去年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因库存量不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今年部分企业增加库存量,造成产品产量同比增幅较大。大型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产量延续去年增长趋势且快速增长,比去年同比增长46.6%和35.8%。
汽车制造业整体呈现较强增势,从6月份开始,产量开始同比下降。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机动车合格证数据统计,1-7月份,我国汽车生产1481.5万辆,同比增长22.1%。乘用车生产1066.4万辆,同比增长18.4%;商用车生产415.1万辆,同比增长32.5%。7月份,我国汽车生产165.4万辆,同比下降24.1%,下降幅度比6月份加大9.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维持高增长态势,市场占比提升明显。7月份产量达23.7万辆,同比增长147%。1-7月份,累计生产136.7万辆,同比增长206.6%,市场份额为9.2%。自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均保持12万辆规模以上,5-7月份,连续三月产量超过20万辆,增速保持1.5倍左右。
3.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趋于平稳增长
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受益于市场需求改善、企业订单增加以及集装箱需求旺盛等,1-7月份,装备工业利润总额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4%,两年平均增长13.2%。7个工业大类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较快,同比增速分别为43.9%、25.7%、30.2%、20.4%(见表3)。两年平均增长率方面,除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外,其他大类行业表现突出,两年平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2)。
图2 1-7月装备工业主要工业大类行业利润总额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整理,2021年9月
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截止7月底,装备工业亏损企业数为2.8万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8%。1-7月份,装备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0%,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利润率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排名前2位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9.6%、7.6%。
4.出口整体快速增长,但增速放缓
全球各国疫后的经济复苏节奏失衡,我国作为最先复苏而且复苏力度最大的经济体,大量外贸订单转移到我国,1-7月份,装备工业出口快速增长,出口规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7个工业大类行业基本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48.7%,增速比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中整车、发动机等表现突出,分别同比增长75.0%、84.1%。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下降9.9%、28.9%、11.6%、13%、11.2%。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两年平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3)。
图3 1-7月装备工业主要工业大类行业出口交货值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整理,2021年9月
(二)下半年走势分析与判断
1.总体走势分析
从国际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复苏的速度和强度由于受疫情反复状况、大国关系走势等诸多风险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之美国新政府整体延续对我国打压阻遏,我国装备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从国内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对装备工业的稳定运行起到良好支撑作用。同时,还要看到,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国内市场大循环尚未完全形成,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海外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对出口带来一定影响等,给装备工业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压力。
预计2021年全年,装备工业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装备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在8.0%左右,外贸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细分行业将进一步分化。随着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机床、工业机器人行业将呈现平稳增长势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铸件供给不足、海运费用上涨以及季节性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农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2.重点领域走势分析与判断
新能源汽车、机床、工业机器人行业将呈现平稳增长势头。汽车行业,1-7月份,汽车制造业整体呈现较强增势,但受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逐月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企业成本压力等影响,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2700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46%。机床工具行业,今年以来,机床工具行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行业运行稳中向好,为全年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预计主要经济指标有望增长5%以上。工业机器人行业,随着应用行业的进一步拓展,以及汽车行业的回暖,产品产销将保持增长,预计2021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将实现平稳向好运行,预计产销增速在20%以上。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铸件供给不足、海运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农机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机行业,因为部分企业增加库存量,今年1-7月份产量同比增幅较大。2020年,农机行业营收和利润大幅增加,提升了市场饱和度。同时,近期钢材和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用上涨、汇率波动频繁等原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尽管出口企业订单量增多,但出口利润减少。预计今年,农机行业将保持当前的景气状态,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减缓。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需求拉动,主要产品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下半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回落,工程机械产品市场表现将进一步回落,三季度部分产品将出现当月下降态势,累计增幅也将呈逐月回落态势。原材料价格高企,地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停滞等不利因素造成挖掘机销量下降幅度较大,全年能否实现增长,取决于之后各月调整深度情况。
二、主要问题
当前,装备工业生产经营恢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行业自身具有产业链条长、跨地域范围广等特点,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上游原材料价格和出口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等问题。
(一)世界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需求尚未全面恢复
当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影响,我国装备工业对外出口量较大的汽车零配件、电工电器、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等产品可能面临出口接续订单不足、项目履约可能受到影响等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装备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虽然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持续改善,但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恢复,企业反映订单不足仍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困难。
(二)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生产经营利润收缩
受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疫情期间信贷等惠企政策逐步退出、阶段性结构性用工短缺以及能耗双控叠加一些地方拉闸限电等因素的影响,装备行业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营业利润相对收缩。1-7月份,受营业成本快速上涨影响,装备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4%,低于全国工业32.9个百分点。
(三)产品出口运输成本激增,对国际竞争力带来冲击
2020年以来,受海外疫情持续和哄抬运费等因素影响,装备产品出口在海运、铁路运输和空运等方面遭遇困难,运费成本大幅上升,海运舱位难求,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良影响,使得我国装备工业企业运营压力、成本压力不断加大,我国装备行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受到一定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反映,去年三季度以来,海运集装箱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高价之下订舱依然困难,爆仓甩柜成为常态,导致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增,运力不足也使企业部分出口订舱不得不面临取消或者延迟装运,经营风险和压力增大。
(四)芯片供需缺口扩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仍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装备工业部分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我国装备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仍面临挑战。1-7月份,全球高端芯片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波及全球169个行业。据汽车协会统计,目前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主要集中在芯片领域,大部分企业已出现芯片断供影响生产的情况。此外,有部分企业反映电池供应存在问题,电池原材料也较为紧缺。
三、政策措施建议
(一)着力扩大内需,持续扩大创新产品应用
一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加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二是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完善充换电设施,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三是完善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推广应用政策,出台相关容错机制,采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减少使用国产产品的风险。
(二)强化精准施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压力
一是继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贷款贴息、中长期低息贷款投放力度,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等问题。二是规范上游原材料、外运市场秩序,制定灵活政策,对运费、上游材料价格进行合理规制,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三是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稳外贸政策工具,持续扩大出口信贷投放,支持装备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三)强化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一是加快实施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农机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领域强链补链行动,落实产业基础再造和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组建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推进产品应用迭代升级。二是围绕“双碳”目标要求,明确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目标方向、重点路径和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业。
(四)多方协同,缓解海运价格上涨影响
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地方各个港口和交通航运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避免今年上半年疫情在广东多地区蔓延,华南多个港口出现拥堵的情况。二是推动协调空运、铁路运输配置,缓解海运成本压力。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保证重点客户和重点物资运输。比如民生物资的运输,防疫物资的运输等。推动协调装备工业产品、防疫物资、网络电商消费品舱位配置。三是考虑出台外运管理规定,对海运费用上涨合理限制。建议市场监管部门、交通运输部加强海运口岸的收费监管,依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积极协调国际班轮公司加大中国出口航线的运力和集装箱的供给。鼓励造箱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同时提高集装箱的周转效率。
(五)多措并举,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一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形势监测机制。加快建设供需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和移动终端便利优势,加大线上服务供给力度,拓宽供求双方互通信息、实现对接的渠道,实时监测就业形势。二是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善人才流动中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加强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全面落实各类社会保险。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完善住房、金融、交通等服务功能,切实解决园区职工吃住行教医娱的问题。三是加强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机制,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鼓励企业组织自我培训,积极对接高中职培训学校,开展校企联手办学,实施“订单式”培训。
评论区已关闭。